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[BBC 2024-11-26]中国白酒经济低迷下再出海,能超越酒文化与关税的挑战吗?
本頁主題: [BBC 2024-11-26]中国白酒经济低迷下再出海,能超越酒文化与关税的挑战吗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教-授


級別:風雲使者 ( 13 )
發帖:50734
威望:5642 點
金錢:9288 USD
貢獻:18000 點
註冊:2016-10-25

[BBC 2024-11-26]中国白酒经济低迷下再出海,能超越酒文化与关税的挑战吗?

贵州的小杨四年前听信亲戚的劝说,由建筑业转行到茅台镇一家酒厂做销售。 四年来并没有看到亲戚口中描述的“一年利润几十万、上百万也有”的盛况。

从去年开始,他任职的酒商试水走出中国,出海把白酒卖到到俄罗斯跟韩国。这又点燃了小杨心中的希望,他觉得出海是企业一条“很好的路”,但该次小杨似乎清醒了很多。

他解释说,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喝酒习惯,这不是一时三刻能改变。“他本身喝啤酒喝得比较多的,现在突然之间让他转喝白酒,你需要很长的时间让他去接受。”

小杨说,在这过程中,酒企要花费的是许多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“这条路可能走的会比较困难”。

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下的“消费降级”以及官方对公款消费和腐败的的打击,还有新冠疫情后经济重振乏力,重创作为中国经济风向标的白酒行业,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酒厂。

面对国内需求放缓,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,兴起新一波白酒出海潮,试图抓住香港大幅降低高档烈酒税这样的商机。但有分析人士认为,各国酒文化的差异和关税仍然是中国酒厂中低端产品出口的拦路虎。

内需下滑,中国酒企再出海

官方统计显示,过去中国白酒99.8%都是内销,但现在国内卖不动了,酒企面临着前所未有库存压力。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一共积压1490亿存货。该年,半导体、晶片股在中国股市均上涨接近10%,而白酒版块下跌超过17%。

小杨说,过去是经济好,饭局也多,吃饭就会开酒喝,可他自己却碰上最不景气的时候——疫情过后,中国经济通缩,白酒产业几年来进入最难捱的寒冬。

今年24岁的小杨,本来在贵州省遵义一个小县城工地打工,但他厌倦工程之间的空白期,2020年初到了著名的白酒产地茅台镇。

四年过去,小杨见证着买酒的人在变少。他给老客户打电话推销,对方一听到“茅台镇”三个字就挂电话;来旅游的人也是,顶多带几箱或几枝酒回家,不像疫情前几十箱豪爽地买。小杨感慨,亲戚口中的荣景回不来了,他把想头缩小,“能混个温饱就不错。”

出海销货是不少其他中国酒企的自救方法。作为基层人员,小杨说他并不不知道自己工作的酒厂具体的出口交易额,只知道客户拿的都是出口价268元的酒(中间价位),而且市场反应不错。

今年11月初在香港举办的美酒展,中国白酒及各地烈酒的参展商数目录得明显升幅,内地参展规模较去届上升六成。

香港酒业总商会创会会长苏又萍说,她也看准这片中国酒企外销的蓝海。今年1月开始,她联同业界代表共同召开记者会,期望政府减烈酒税,助中国白酒出海。

中国酒企三次出海求生

事实上,中国白酒有三次出海。第一次出海,是为了打亮招牌。1915年,美国举办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”。贵州茅台、衡水老白干等中国白酒为代表,首次登上国际舞台。

第二次出海,是乘着大环境的机遇出去。2001年,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,部份龙头白酒品牌借势出海。以国酒茅台为例,它在1993年在香港成立贸易公司,2004年开设第一间专卖店,随后五粮液、泸州老窖也先后在香港设立海外营销中心。

第三次出海,就是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,中国经济萎靡,中小酒企开始迫切动身。

事实上,过去很少中国白酒企业看重出海生意。根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3年中国白酒累计出口约1500万公升,仅占总产量0.2%;其中,龙头酒企茅台就占了七成以上。

苏又萍说,那是因为前面数年“中国的市场很好”。2016年,是中国白酒产量最高的一年,当年茅台总营收达388亿,海外收益仅占其中5.13%。

但现在大陆消费降级,“很多人都按着钱包不花钱了。”经济下沉得快,饭局没了,中国人对白酒需求放缓。小杨这样观察他的客户:“原来喝三四百的,现在可能就喝一两百;然后之前喝一两百的,现在可能就喝几十,有一些甚至说不喝了。”

酒类企业也在面临一场淘汰赛。小杨说,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,茅台镇没自家酒厂的销售公司都逐一倒闭;小规模的酒厂也因为没资金,投不及产。

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解释,现在市场在分化,龙头酒企开始下沉,进入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,大量缺乏品牌和没有品质优势的中小型酒企,就会被市场边缘化、面临倒闭。

蔡学飞说,面对饱和的市场,产能过剩的酒企就要寻找突破点,“任何酒企想要继续发展,必须外卷。”

香港:取代不了的中国酒企第一出口地

在苏又萍看来,香港对中国酒企出海,从来就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——尽管香港过去对烈酒征收100%税。

外界有一说,关税是白酒出海的第一道坎,而香港的烈酒进口税为世界最高。以一枝批发价200元、500毫升的白酒为例,进口香港成本要400港元。

对比起邻埠澳门,只收10%税及征收每公升20澳门元的特定税,进口成本为230澳门元。甚至税项繁复的美国,在缴交联邦消费税(每加仑税约为13.50美元) 、额外加征关税7.5%及地方税后,进口成本亦只为31.05美元(约241港元)。

但香港却一直是中国酒企出口的第一目的地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3年数据,香港占整体白酒出口额的24%。

苏又萍说原因很简单:香港背靠中国,“多华人”。过去许多大陆企业落户香港,近年又有不少内地专才来港工作,令商务应酬餐桌上有一定的白酒需求,“我内地的客人来香港,除了红酒之外,我都要买一支飞天茅台去吃饭。”

市场潜力,是企业出海的首要考量。而对于地方中小酒企来说,苏又萍更指他们出海有着硬性侷限,“一定要先经香港。”

白酒出海的流程主要分三个步骤:出口前,白酒企业先要在中国取得一系列出口合规,然后在进口国取得产品认证和进口许可。最后,酒企需要做好清关和报关程式,才正式出口到目的地。

不同规模的酒企有不同的做法。像茅台、五粮液般的大酒企在香港设有贸易公司,有人手有仓库,可以自行处理法规关税手续,再接洽分销出售。但对于首次出海的中小酒企来说,他们很依赖当地经销商帮忙。

苏又萍解释,国内中小酒企虽然有钱,但“没有人手没有资源”。他们长期在国内深耕内销,很少设立外贸经理,既不熟悉外国的进出口关税和手续,也没有当地经销商人脉,“那他怎么把烈酒带出来?”——他们需要人帮忙搭桥,而只有香港能做到。

虽然东南亚、台湾地区税便宜,但香港不仅语言相通,还有许多酒类人才可以为他们出海铺路。苏又萍说,从2023年中开始,酒类商会给贵州省政府办了不同酒企推介会,又在香港开办了中国白酒的品酒师课程,提高白酒的认知度。在11月初刚结束的香港国际美酒展中,商会也有跟遵义政府合作,安排酒企来港参展。

她说,像有了这些合作,酒企才有机会进入当地餐饮市场,进行销售。而当香港代理商认识了中国酒企、看见发展空间后,代理商可以藉自己的人脉网,帮助中型白酒带出国际,推去国外。

以东南亚为例,近年当地经济加速,高端白酒加重力度拓展当地华人市场。苏又萍指,对没有东南亚联络网的酒企而言,最理想的做法是先串起酒商和香港代理商,再以香港代理商为中心,把白酒推广到海外,“变成我们香港的酒商有得益,香港的贸易又会增加。”

但现在的问题在于高税率——对经销商而言,那是一个成本问题。“我们连香港酒商都推广不到,怎么把它推广去外国呢?”

帮不到手的新措施

10月16日,港府终于调低烈酒税——进口价200港元以下的税率维持不变,仍为100%;但超过200港币的部分,税率则只要付10%。

2008年,香港取消征收所有葡萄酒税,成为亚洲首个葡萄酒免税港。2023年,香港葡萄酒进口货值比免税前的2007年增加375%。特首李家超说,下调烈酒税旨在复制取消红酒税的成功经验,并推动高端白酒出海贸易。

“贵价酒有影响的,”苏又萍肯定港府的做法。她举例,一枝进口价为1000元的茅台,在以前要付1000元的税,但现在按照新税率,缴交的税大减至280元,“便宜了很多”。不过,根据香港海关数据,现时市面上85%烈酒均属于进口价200港币或以下。

“我们觉得一款酒要普及化,首先价钱要亲民,我们希望带一些中型的企业出来,它的酒质量是好的,但是价钱是中低的,这就可以让多些人愿意尝试中国白酒。”苏又萍指,大部分准备出海的中国白酒进口价约在200元至400元港币之间。

所以这一次“香港帮不到手”。以一瓶进口价为300港币的酒为例,新制下的税率是210元,入口总成本已是510元,再加上批发、零售商从中赚取利润,卖到客户手里差不多要800元。

苏又萍说,目前零售价为800元的白酒均无法受惠。“有多少人经常买一瓶千多元的中国白酒?几百元,你可能会去试一下,但过千元的酒你未必会去试一下,是吧?”

她形容,减税的力度吸引不了香港的代理商,原本想着靠海外市场清库存的中小酒企也只能维持原状。

根基在国内市场

小杨说,他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回国内市场上。他认同目前大家消费能力变低,但在中国,酒永远是一个必需品。“有句话不是说‘无酒不成席’?随便请客吃个饭啥的,都得喝点酒对吧?”

他不后悔转行,说在这行业见到很多人事,“最能学到东西”。更何况,他对未来市场抱有希望,“可能过个几年,这个市场经历一个回转,说不定到时候(生意)又行了呢?”

目前,香港新酒税实施已经一个月,苏又萍说具体看不出任何成效。她打算再过一阵子,就向港府提出走“第二步”,加重力度再一次减税。她还是看好海外市场。

但有评论指出,白酒之所以贵,除了它的稀有性之外,还有一连串的故事包装,像是红军用它来擦脚清毒等。只不过当这些故事一旦出了本土,不在脉络之中的国外消费者就不会受落。

苏又萍说:“外国人是不会听你说(故事)的。”所以她定位一直清𥇦,知道白酒出海肯定要先针对华人市场。

然而在中国以外的市场,中国白酒的消耗相当少。以第一出口地香港为例,根据香港卫生署2020至2022年度“人口健康调查报告书”,在有饮酒习惯的147万名受访者中,只有1.6%人喝中国白酒,即只有不到24000人。喝烈酒的受访者则有11.4%,接近有17万人。

苏又萍依然乐观,“也就是说,我还有机会给这十几万人介绍白酒。”

随手一赞,手留余香

赞(33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1-26 15:50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18 20:27